公告

您所在的位置: 楚都宜城網(wǎng) > 新聞 > 宜城新聞

【春耕進行時】宜城:“紅薯+馬鈴薯”兩薯輪作育新機
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3-15 來源:楚都宜城網(wǎng)
   分享到:
本網(wǎng)訊記者劉毅通訊員張威威報道:收完紅薯,馬上播種馬鈴薯(土豆),近年來,宜城市積極推行“紅薯+馬鈴薯”輪作模式,充分利用坡地資源、氣候優(yōu)勢,大力發(fā)展高效田間農業(yè),促進糧食增產、農民增收、農業(yè)增效。
日前,在板橋店鎮(zhèn)王臺村一處紅薯示范基地,工人們正搶抓時節(jié)播種馬鈴薯!耙顺鞘修r業(yè)技術推廣中心的技術人員經常過來指導我們種植馬鈴薯,今天是我們種植的最后一天,即將全部完成!卑鍢虻赕(zhèn)薯之鄉(xiāng)合作社負責人向忠說。
2023年,向忠在宜城市農技推廣中心的技術指導下,在另一片基地通過引進紅薯脫毒種苗和紅薯新品種,并采用平插種植技術,紅薯獲得豐收。收獲紅薯后,向忠立刻安排工人全部種上了馬鈴薯。“前期也是農技人員過來全程指導,我們就是按照他們的‘雙薯模式’進行種植,實現(xiàn)了增產增收,也讓土地得到了更好的利用!毕蛑艺f。
向忠所說的“雙薯模式”,就是“紅薯+馬鈴薯”輪作模式。紅薯收獲后,馬上種植馬鈴薯,既能充分利用地力,提高復種指數(shù),又能為農戶增產增收拓寬渠道。
“身后就是我們在王臺村的‘雙薯’栽培模式示范基地,去年10月份紅薯收獲后,種的馬鈴薯,大概是今年1月中旬播種,目前已經陸續(xù)出苗,長勢良好,產量可期!币顺鞘修r技推廣中心植保技術員張威威說。
在這片馬鈴薯基地,數(shù)十畝的馬鈴薯苗在白色覆膜下茁壯成長,有的破膜而出,享受著春風暖陽,大概5、6月份便可迎來收獲期。“紅薯收獲以后,利用空閑田播種馬鈴薯,待5、6月份采收過后,再次栽插紅薯,實現(xiàn)茬口間的科學銜接,增加土地的全年收益。為了強化技術推廣服務,提升農戶的信心,農技人員還多次組織種植大戶和技術員到外地學習先進經驗,確保‘雙薯’栽培模式能起到較好的示范效果,農戶得到更好的收益。”張威威說。
(編輯:陳澄 編審:艾淑莉)

關于我們 | 版權聲明

地址:宜城市融媒體中心(宜城大道39號) 郵編:441400

聯(lián)系電話:0710-4221100 360網(wǎng)站安全檢測平臺

工信部備案編號:鄂ICP備20009678號-1
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登記備案號:鄂新網(wǎng)備0304號
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42120200033

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17420044

清廉宜城